筆者剛去了一轉澳門。雖說人均GDP已經過了香港,但是除了新建的賭場之外,還不又是一個廈門?除此之外,我還發現一些有趣現象。
我在酒店Check-in時發現有一個「疑似」中國藉男子幫我們登記,但他居然是不懂得中文的。他以不標準的英文跟我們登記。因此,我懷疑他們是萄國人。另外,在另一間酒店門前也看到一些高佻的外國美女在做迎賓工作。
究竟萄國在澳門的地位是怎樣呢?萄語在澳門又是怎樣呢?
在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後,中文、英文和葡文並列為官方語言。可是,其中經常使用葡文的人不佔人口的2%。大部份人都會說廣東話,都是學更有用途的英文和說日漸有影響力的普通話。可是,葡文在澳門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葡萄牙文只是全世界第5大的語文,除了在葡萄牙和巴西之外用處不大。既然澳門已經回歸中國,人民對使用葡文沒有需求,萄文的重要性也不比英文重要,為何澳門還要保留萄文作為官方語言呢?
難道是因為集體回憶嗎?澳門人對於萄萄牙的歸屬感其實不強,自然對於葡國人留下來的事情沒有特別感覺。是因為保留歷史嗎?保留歷史跟定葡語為官方語言沒有關係的。為了保留一種官方語言而需要付上的代價和金錢實在太不值得了。我也知道葡語報紙在澳門比起中文的澳門日報的銷量差了定1000倍。我相信葡語在自然發展下會很快自然消失。為何澳門政府要強制保留它呢?
最有趣的莫過於在2006年舉辦的所謂「葡語系運動會」。參與的國家只有11國,除了葡萄牙和巴西之外其他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國家。辦一個這樣的「葡語」運動會有何價值呢?真令人費解。為何政府要大力維護葡語這種一般不被重視的語文呢?更令人費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