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4日星期一

海洋公園勝出的真正原因

我正在做一個有關海洋公園發展的專題報告。這是一個很普通的題目,也是一個做到爛的題目。為何選這個這麼爛的題目原因只為一個「懶」字,因為資料夠多。

對上一次做有關海洋公園的報告是2005年暑假,跟一班即將入大學的同學一起做。當時迪士尼還未開業,我們做的是給海洋公園的建議。我們的想法可比現有海洋公園計劃的更放:大力增加海洋元素,建海邊渡假屋、衝入海裡的過山車等等。當時我們預期迪士尼一定會打敗海洋公園,但是如果改革來得及時,情況還是會改善。

時至3年後的今日,我們知道海洋公園繼續強勢。當我今天要總結它的成功元素時,名目當然有很多,但我覺得實際上只有兩個核心:對手太弱、傳媒幫手。

我在SWOT Analysis當然寫了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說到海洋公園怎樣在這幾年內翻天覆地地改變。可是,在脫離市場學學到的名目之後,我覺得海洋公園的成功還是不甚了了。沒錯他推出了很多大計,但現時還在施工中。它也大辦了不少年度性活動,大受歡迎,但我也覺得只是乘勢之舉動,不至於很好玩,反而價格貴。其他園內的建設也差不多沒有變過。但海洋公園的受歡迎程度為甚麼會這麼高企呢?是噱頭效應嗎?

一來還是對手太過弱。迪士尼的管理層不知真是如此不濟還是坐定粒六,反應之慢和手法之差實在叫人側目。面積太小、沒有好玩的設施更是它的死症。另外就是只迪士尼開幕之後,不論輿論、市民和傳媒都很明顯地偏幫海洋公園對抗這西洋老鼠。加上自遊行開放,遊客量大增做成海洋公園改善業績的假象,令海洋公園的形象變得很好。自從這個形象出來之後,兩者競爭的天平便繼續向海洋公園傾斜了。不能抹殺的是海洋公園加強宣傳的收效很大。

對我來說,現時的海洋公園實際上還是3年前的海洋公園。就是這些虛無漂渺的市場學令海洋公園的形象大幅提升。如果要我說真話,我真的不知道為甚麼海洋公園看起來會這麼成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