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中小學助教行得通嗎?

因為前兩天要見工,又想了一些無聊的假設性問題。教育界希望在中小學實行小班教學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現時老師們「認為」他們工作太「辛苦」了,還要兼任很多行政上的工作,夜晚有時還要準備教材,沒有小班教學因而多出來的教師,真的乖乖不得了。

既然開會、行政和準備教材都不是我們老師最擅長的工作,那增加教席也對改善教學質素沒有質的幫助呀。充其量只是量方面的幫助會有點兒。另外,一個老師對少點學生無非是要令老師有更多時間解答學生的提問,但是這一般都是在授課之後做的事。在一堂講課,一個老師對30人和40人分別其實不是這麼大的;反而是在課堂後會有幫助了。這又說明了小班教學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在大學生活裏,一些勤力的學生 (很明顯我不是)都會經常找助教 (簡稱TA,即Teaching Assistant)解決問題。大學裡的每個TA由數個教授共用,負責改功課和某些行政上的工作,有時幫教授制作Powerpoint,有時解答同學提問。這種制度在大學行之有效,有效分擔了教授工作,亦能促進了課堂的互動。

如果在中或小學引入這種制度又如何呢?例如聘請一班學歷不用高的人,不需考教師的專業試,由3-4個老師共用,專門負責改功課,做教材等較麻煩的工作。我覺得這個計劃的難度在於請不到合適的人選,因為人工又不會太高;而應徵人士的學歷也有點「唔湯唔水」,能幹的不會做TA,不夠資歷的人又做不來,或者讀完中七但又沒甚大志的人可能考慮一下吧。

不知道這個助教計劃實際上行不行得通呢?和小班教學相比起來錢用少了,但效用會差幾多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