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路徑:大埔頭 (太和火車站) > 九龍坑山 > 鶴藪灌溉水塘 > 屏風山 > 黃嶺 > 犁璧山 > 八仙嶺 > 大美督 (大尾篤?) (20C小巴)地圖上紅色的綫路是大埔頭至九龍坑山,紫色是九龍坑山至鶴藪,而黃色的就是餘下的路程。
難度:9/10
日期:2009年7月26日
距離:16.8公里
時間:10:30 - 19:00 (8.5小時)
前言:
我希望趁著即將告別人生最後一個暑假的日子四處走走。八仙嶺是出名的行山路徑,不在這時間去還待何時?我於是便上網找了些有關八仙嶺的資料。網友的路徑多是由大美督出發到鶴藪結束,行程大概4.5小時。我心想4.5小時實在不夠,於是便希望增遊九龍坑山。又因為在九龍坑山出發的交通較為方便 (太和火車站),相反大美督交通較差,如果要趁入黑前結束行前,似乎在九龍坑山出發會較會合適。所以我便選擇了這條路徑。就這樣我就犯了兩個錯誤!
過程:
大埔頭 至 九龍坑山頂 (10:30 - 11:50)這段路是衛奕信徑第8段 (3星級) 的後半段,是較為難行的半段。離開太和火車站沿著火車軌方向走到大埔頭,經大埔頭徑進入衛奕信徑第8段。
當天天氣十分悶熱,而且初段大多為上斜的石級,走不了多久便大汗疊細汗了。一路向上行大概15分鐘左右便見到康樂園的獨立屋。而向後看便會看到大埔市區。
很快便離開了康樂園的範圍。在分叉路上有最後一個涼亭,而向右轉便會繼續行程。這段路不算辛苦,向上的分量也不大。可惜地,就在這個時間天下起大雨來。我頓時乜mood都冇晒,拿拿淋拿出上次在黃山買的兩衣出來應急。雨越下越大,大埔市和粉嶺也看不清楚了。我加速向前走。
直到臨到山頂 (440米) 附近,山路上升得較為急,不過仍不算難走,加上下著大雨,我急於找個涼亭避一避。可惜,山頂上只有一堆發射站 (數碼電視的天線呀!),涼亭可沒有一個。當然,相也沒有多影了。
這段路沒有大樹遮蔭,不過景觀開揚,環顧大埔和粉嶺。如果不是下大雨的話也還不錯的。
九龍坑山頂 至 鶴藪 (11:55 - 13:30)
這段路是衛奕信徑的第9段(3星級) 的前段。由九龍坑山山頂 (440米) 下降到水塘。
在山頂附近路邊見到了久違的大樹,我二話不說停下來抖一抖,喝一喝水。五分鐘左右便繼續出法。接下來的路也沒有甚麼特別,就是徐徐下山,下降幅度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段路走的都是石屎路,而這一段卻是在走山路。走了15分鐘左右終於到達一涼亭 (自康樂園後首個),唯當時雨卻剛停 (無奈中)。我在這兒歇了20分鐘左右便繼續走。
往向涼亭方向繼續走 (向左走的路為往流水響方向) 繼續下山,一路也沒有特別的地方。中途會看到S形的鶴藪水塘。在臨到水塘的一節路下降得較為急速,由接近300米的地方急降至水塘的接近水平面。
我沿着水塘走了一圈,經過厠所和一些燒烤設施,並在繼續登山前的涼亭歇了一歇。一邊休息一邊看看即將要登上的屏風山,真的有點兒望而生畏呢......
屏風山 (13:50 - 15:30) 這段路繼續順行衛奕信徑第9段,十分費力難行。最大的挑戰來自由平地畢直向上攀登500米的過程。
稍事休息後,便繼續登山的征途。行完九龍坑山後,小弟的雙腳雖談不上疲累,但也叫做過了最黃金的時間。所以,在我見到這塊告示板時,實在有點兒吃驚:12公里,5.5小時,還有至平地起急升至500多米高的陡峭。5.5小時跟網友所說的4.5小時也相差甚遠呀!
轉左向上登山。初段山路不太急,不過連綿不絕的石階一定少不了。再過了一段,山路向上爬行極急,初時還能不斷向上爬,到後來每走一段便要歇一歇。一同上山的還有一班韓國人,他們都要不斷休息。走不了多久便到了200米高,回頭看亦看到大埔了。
到後來真的越來越艱難,我拿著GPS地圖,看着自己慢慢的爬上等高線,心中想著何時才能完結這段登山之路呢?山勢在400米等高線時越趨陡峭,每一級的高度也很大的,我只顧著走和休息,相也忘了影了。到達500多米時,急速登山的路程終於完了。就這樣登山就用了我超過45分鐘。如果我先前沒有行九龍坑山的話,這段路應該不會這麼辛苦的。不過正正因為我登山前已走了3個多小時,這段山路已用乾我的體力了。
在屏風山上,路勢不算難走,只是隅爾有點升降,景觀開揚。左手邊有深圳市和世界著名的鹽田港;右邊則是大埔工業邨,馬鞍山等地。在接近黃嶺一段山勢又開始急起來,因為要爬升至600多米高地方。
黃嶺、犁壁山 (15:30 - 16:45)
在地圖上看,以為過了屏風山後,山頂便是一條平路;實情卻不是如此,不斷的起起伏伏嚴重拖慢我們的步速。不過老實說,要不是我事先行完九龍坑山,這段路卻不是太難的。
離開屏風山 (其實我也不知道各山的範圍,因為西起屏風山,東至八仙嶺都是連綿不斷的),海拔由550米左右急升至黃嶺的639米。風景就不再贅述了,因為和前面差不多。
相較之下,犁璧山就沒有甚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看到有人在這裡玩滑翔。應該就是無綫新聞周嘉儀介紹過那些吧。
八仙嶺 (16:45 - 18:00)
八仙嶺段是衛奕信徑第9段最後的一部分。八仙嶺由8個山峰組成。
逐漸離開犁璧山的範圍,開始又下山。當然,下山代表著又要再上山。在下降到520米左右又要急升至590米的純陽峰。
這段路不算難走,雖然上上下下從來不缺,不過幅度很小,都在50米之內。只有上落純陽峰的樓梯還是挺斜的。還有的六個山峰:
最後來到八仙嶺最後的一個峰:仙姑峰。這裡能將整個大美督和船灣淡水湖飽覽,再望遠些亦能看到深圳。
仙姑峰 至 大美督 (18:10 - 19:00)
這段路是衛奕信徑第10段的開頭一部分,後向右轉至八仙嶺自然教育徑下山。
到這時候我雙腿已經瀕臨抽筋邊緣,就抖一抖吧。稍事休息後循衛奕信徑第10段的正規途徑下山。下山初段頗為急速,由仙姑峰峰頂511米下降到300米左右的路段全部是一條直樓梯。到達分叉路口向右轉到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後,下降之勢緩下來了。我們沿著山路繼續下山,最後經過春風亭離開八仙嶺範圍。
後記:
這次的旅程真的令我很疲倦,雙腳無限接近抽筋邊緣 (即係最後冇事XD)。雖然路程是區區的16.8公里,但是要同時應付兩個山的急升急降 (九龍坑山和屏風山),我的雙腿很明顯不勝負荷。而我犯的錯誤有兩個:
第一個是走錯了方向。一般網友提議由大美督出發是較為聰明的。因為由大美督上仙姑峰,山勢真正急上的只是由300米到500米的一段衛奕信徑第10段;相反我現在由鶴藪上山則由50米左右急升上500米。就是這上升近450米的路段令我一早就用盡了力氣。
第二是錯估了行程時間。我首先計算錯九龍坑山的路段距離 (因為計漏由九龍坑山下山一段路),其次是估不到在八仙嶺群山上要走這麼長時間。在地圖上它們都是在海拔500米以上,好像起伏不大,然而還是要又上又落,加上我走錯方向,十分疲累,使我用了更長的時間走。
如果這兩座山是分兩次走,難度不是太大的;但連在一起走,難度就提升了很多。而且走錯了方向亦令我耗用較多體力,令我走得比較吃力。加上天氣悶熱,路上也沒有任何遮蔭位置,走起來也真的頗辛苦。看來這裡還是秋冬時來為宜。
至於行程的風景方面呢,還算是不錯的。九龍坑山一段能盡看康樂園的小屋。可惜在旅程中段因為下雨關係甚麼都看不到。在八仙嶺群山上,左深圳右大埔,可是旅程長景觀卻不變,有點兒美中不足。我覺得獅子山上的景觀更為開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