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這篇短文不是想說我們不應該捐錢往四川,相反地我自己也有放錢入錢箱。只是現時的捐款捐給誰,為何而捐,捐來做甚麼還有待釐清。我們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慈善方針,有人喜歡與人共享,有幾多錢就捐幾多錢;有人自私一點,只會在不影響自己目前生活或享受下才會捐錢。我自己是後者,亦覺得一般香港人也是後者,因為香港人普遍富裕,有閒錢,捐錢時也很少把閒錢以外的也捐出。這不等於自私,只是不是最慷慨而已。
秉承這個原則,我們不可能無限量地捐;要捐就要知道為何而捐。
現時每天的新聞 (我專指電視新聞) 都在集中報導雜誌式的悲慘故事。(詳見這篇網誌) 這些報導視覺效果滿分:看見一個女孩全家死清,解放軍不眠不休,溫總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些都是觸動人情緒的小故事,新聞資料含量不高,卻是香港接觸最多有關四川地震的資料。要是訪問一般街坊為何要捐錢,大部份都說「四川同胞很慘,很想捐錢」,「中國有難,香港人一定要捐吧!」。這些都是情感上的理由。電視台的新聞某情度上煽動了這種情感,加上娛樂界的催動,愛心橫溢的香港人就乖乖捐了錢,為了一個他們不太知道的原因。這樣的舉動不是不好,只是不夠理智。全民大煉鋼時,家家都知道要捐鐵來煉鋼,也知道某程度上對於國家有利,卻鬧出巨大浪費。
想深一層之後,大部份人都可能說得出四川沒有物資,學校需要重建,所以他們要捐錢。但是,他們捐了給誰呢?我自己捐了給宣明會,因為他們在山區一直有服務,為照顧貧窮兒童下了很大努力。問題是現在出現了淋淋種種的捐款團體,走到街上每個人也叫你捐,善款最後怎樣用他們不重視,善款最後交至那個團體又不太知道,情況很有趣。以往團體籌款時我們都知道捐來做甚麼,例如助養兒童,修建水管等,但今次譚伯只跟我們說「他們很慘,作為中國人一定要捐!」。這對於如何有效用錢很沒有保障。
有不少捐款最後會轉到中聯辦再交由「中央抗震總指揮」調配。老實說,中央今時不同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儲備全球第一,坐擁一萬六千億美元,比第二位的日本多出60%。以GDP來算,中國亦是全球第3 / 4高的國家。一個這樣有錢的國家用不用得著我們去捐錢給當地政府組織呢?當美國新奧爾良風災發生時,有沒有人發起捐款?緬甸呢?這是因為國家國力之別。如今中國這樣有錢,我們再捐給政府組織作甚?更何況救援就是政府的責任,我們民間的捐款是不應用來補貼政府的,應是用在政府發揮不到其用處的地方。捐款給紅十字會、宣明會就能確保巨額捐款能夠用得其所,能夠用於災區的長遠發展。但捐給民政署、中聯辦就沒有這個作用。TVB將廣大市民的捐款送給李剛,卻不知道只為陳志雲臉上貼金加分。
最嚴重的、最需要捐款是一眾損失家園的災民。為持他們的生活是長期而艱鉅的工作。到底有沒有一些基金之類的可以準備長時間幫助他們呢?這些才是政府不會函蓋到的範圍。5月14日,中國人壽 (2628) 承諾承擔起四川地震孤兒至18歲的生活費,使這些兒童減少後顧之憂。各位有沒有買2628支持一下的念頭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