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專業試的另類功用 - 考完Module D之後的牢騷

自從今年6月份開始的QP折磨,到今天暫時告一段落。小弟從此恢復擁有間中寫網誌的時間了。

既然阻着我寫網誌的元兇就是專業試,暫停考試後的第一篇網誌便即管以專業試為題。

專業試的正面功用有:
1. 學習知識
2. 製造行業的入場階級
3. 給予公眾一個可信賴的形象

專業試的負面形象有:
1. 壯大無良的考試組織(尤其是香港會計師公會,勁憎!),無限搾取考生的金錢
2. 考試的內容跟實際工作的關聯不大,當中越專業的行業越是如此 (越專業的行業越不能在數小時的考試內覆蓋)

既然考取專業試並不能保證考生擁有實際工作的知識,而大部份大公司都傾向自己培訓員工,為甚麼大公司的僱主都計不斷續積極地要求員工考取不同的專業資格呢?難道他們不怕員工為了溫習專業試時影響工作表現嗎?要求員工考專業試,公司亦沒有佣收 (會計隨外,哈)。

我在這裡大膽設想其中一個各大公司均要求員工不斷考取專業試的原因,就是要他們沒有時間思考其他東西,包括另謀高就。這樣一來,員工便易於管理,而員工花在專業試的時間越多,離開該行業的可能也就越低。

專業試就是一種這樣的管治工具。雖然在最初設立的時候並沒有這個原意,但運用起上來就有這個效果。想想看,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可隨意轉工的時間大概有10年左右,到了30歲左右,從事的行業必需要穩定下來,否則不容易在該行業有突出成就。如果可以在大學生畢業後的頭幾年內,用專業試來消耗他們的思考空間,對於緊緊控制學生的想法的確有莫大功用!香港學生 (尤其是商科學生)素來被有識之士批評成只懂做一個好員工或管理人員,卻沒有了早年香港的「創業精神」和做老闆的氣魄。為甚麼商科學生沒有創業精神?是不是他們被一大堆專業試綁緊了?為甚麼Bill Gates大學未畢業有此成就?Google和Facebook的成功又何嘗不是在校園內就發展起來?而香港的學生(尤其是商科學生)未畢業就想着入哪一個大Firm或MNC,又或者只考慮要考哪一個哪一個專業試?為甚麼商科學生竟是社會中最缺乏創造性的一群人?是不是專業試綑綁了他們呢?是不是沒有創造性的專業試呢?

考完試,發完牢騷,感覺良好。

1 則留言:

匿名 說...

你寫得真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