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智能手機發展飛快的一年。三大智能手機機皇:Windows Phone 的HTC HD2 ($5698)、Android的Motorola Milestone($4698)和Apple的iPhone 3GS ($5398)均採用了最新的Cortex A8/ Scopion 核心的處理器,令手機的處理能力大大提升,再加上手機軟件發展不斷成熟,智能手機佔我們生活的比重越來越大了。
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用4000至5000元買一部smartphone是很不值得的行為。用這個價錢,已經可以買到很好的netbook又或是入門級的CULV notebook,可以做到的東西可以多很多。
然而,在大部份時間,效能不是一切,在香港,便攜性比效能更重要。由CULV、netbook、MID到像Archos 5 IT的gadget,都沒有一款可以像智能手機一樣會隨時攜帶。我上廁所的時候,電話會隨身,但MID不會;想到商店買衫時,電話會隨身,但netbook不會。便攜性註定了電話在流動應用上是最優勝的。在這裡,開機時間的分別還沒有計算在內呢。
其次,智能電話在擁有最高便攜性之餘,依然做到日常大部份的工作。現在有不少人用電腦的唯一目的便是上網。上網速度在一眾採用ARM Cortex A8/ Scorpion的手機上已經相當快,幾乎可達netbook 30%的速度(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試用iphone 3GS上網時的驚訝)。這個速度已經比起舊CPU (如Qualcomm 7200 Series)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並已到達可應付日常上網需要的速度。其次Check email/ facebook/ twitter等應用在不同平台上都有手提版的程式,方便程度較之在桌面電腦上使用還要來得方便。智能手機現時比較弱的一環是多媒體的表現,以Qualcomm Snapdragon QSD8250 1000MHz的手機來說,720p的avi檔可算是極限了,而rmvb這種在各手提電腦都能輕易播放的格式在電話身上仍然顯得軟弱無力。(不過如果要看電影的話,使用PMP比用Netbook更方便呢)
在無線連接方面,智能電話也明顯比netbook來得方便。現時無限3G data + voice的計劃已跌至非常合理的水平,大概$200-$250一個月便可以了。用同一device和同一plan便可以上網加講電話。如果用netbook,又要單購一個data plan,但卻不能像手提電話般隨時上網。
如是說,以4000多的價位買這個功能來說,個人覺得還是可以的。除了保險從業員一定要在starbucks上網用excel之外,我實在覺得用手機會是較為方便的流動gadge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