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

泛民同唐唐合作都唔係冇得諗


還有兩天便是三月二十五日,也就是第四屆特首的「選舉日」。大形勢已經十分明顯,梁振英即將當選,黑帝即將君臨。客觀事實沒法改變,但請容許我發夢想一想泛民與唐唐合作,推倒中央懿旨。


三位「候選人」都唔掂

主流意見都認為三位候選人都未有資格作為香港的特首。1號梁振英代表著共產黨直接治港。他現在還未當選,但中央對他的支持與對香港的干預已經是史無前例的大,自由已開始被打壓。我們實在很難想像他當選後的香港會是怎樣。3號唐英年能力不足,誠信破產,有機會官商勾結。2號何俊仁從來沒有作做特首的準備,實際上是沒有可能做特首的。


泛民應投白票嗎?

泛民早前開會後決定鼓勵選委在第一輪投何俊仁、投白票或不投票。雖然三位候選人都不是理想選擇,但小弟認為泛民選委投白票是沒有意義的。首先,如果我們不認同這小圈子選舉,認為這只是中央的把戲,我們根本不應該在這個「選舉」中投票,泛民一早應該杯葛這選舉。如果我們認為要凸顯小圈子選舉的不公義,我們應該盡力參與這選舉,票投何俊仁,然後雖敗猶榮。別忘記泛民早前是透過一個初選機制去選出何俊仁作為參選代表的,現在投白票便是不尊重這個機制。在昨晚的popvote中我是投了給何俊仁的,即使我不喜歡民主黨。

當然,我認為泛民不應該投白票,並不等如我認為自由黨和突然良心發現的人不應投白票。這是因為其他人並不認同何俊仁,但認同這個「選舉」。


不如與唐英年策略性合作

在繼續寫下去之前,先旨聲明,我是傾向支持唐英年做特首的。原因很簡單。我不是民主戰士,只是一名相較現實的小市民。現實中有機會當選特首的只有唐英年和梁振英。兩害取其輕下唯有選擇唐英年,除非你能告訴我有第三個實際選擇。

流選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流選後還是要選特首的,而候選人還是只有那些人,另加曾鈺成、葉劉淑儀和范徐麗泰。即使計及這三人,我還是覺得唐英年最好,對香港而言的傷害也是較低。流選後多出的時間,只會爆出更多醜聞。

基於上述的假設和現時的資訊,我還是覺得由唐英年做特首是最好。唐英年有地產集團撐腰,加上如自由黨等較開明建制派的支持,投票給唐英年的人應該還有300票左右。雖然有一些挺唐選委最近受到中央「勸諭」他們投票給梁振英,但是,如果出現強大民意契機,「口投梁振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有甚麼契機呢?梁營現在力爭700票 (即沒有700票),唐英年有300票,泛民有200票,那剛好是1200票。如果有主流民意支持泛民與唐英年策略性合作,泛民的200票全投唐英年,加上一些建制牆頭草選委口投梁振英,唐英年或能和梁振英拉成均勢,令選舉流產或唐英年當選。為甚麼要泛民支持唐營呢?因為如果泛民不全投唐營,一些牆頭草或良心發現的選委不會看到希望,認為自己的一票沒有用,不如聽從阿爺指示,投票給梁振英。只有在看到唐英年有機會捲土重來的情況下,這些選委才會敢冒大不諱而投白票或投票給唐英年。

泛民可以參考「政制改革」爭取「一人兩票」的「進步」的一役,向唐英年至少爭取點甚麼,協助唐英年登基。唐英年看來還是個香港仔,思路與曾蔭權相近,未至於會大程度出賣香港人。作為黃袍加身的回饋,泛民應該可以向唐英年爭取到比「一人兩票」更有實質意義的利益。特首選舉與政制改革不同,特首始終要有,不能選擇原地踏步。既然現實是如此,我們只有無奈接受。

除了減低對香港的傷害,能為香港爭取點甚麼外,推唐英年上位還能讓我們向中央發出一個清晰的訊息,就是香港還未能接受中央以這樣的規模干預我們。唐英年在爆行會機密後,已經和中央撕破了臉。假如這樣一個人能被香港人推上位,實在有點作反的意味。從實際意義上看,這好比2003年23條立法之時,我們用腳向中央說不一樣。中央或會因此減慢對香港的同化統治。

我一向較為現實。即使我們感情上想投白票,但只要我們一日住在香港,特首選舉這個遊戲就和我們扯上關係,投白票對香港幫助不大。這個方法或是對香港較好的方法。當然,我認為上述建議是不可能發生的,一來大部份支持流選的市民還未意識這是一個可行方案,二來泛民是不敢負上這個道德風險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