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一:飛鵝山(西上東落)
距離:約5公里
時間:約3小時
難度:4 / 5
景觀:4 / 5
這條路線足夠短,在一般情況下也絕不難行。但是,在炎熱天氣之下就不是這樣說了。上山上到中段時,因為太熱,弄得手軟腳軟。
首先在牛池灣起步,進入晨運徑。沿途都是石屎徑和樓梯級,十分易走。但需要留意路牌,跟從向扎山道的方向走(因為我就是走錯了)。沿着晨運徑走,抬頭便能望見十分巍峨的飛鵝山。(其實飛鵝山遠在對面海也能看到,但近點看就差很遠就是)晨運徑盡頭是一個涼亭,接入扎山道。從晨運徑的出口處稍為向南走(下山方向),便會見到明顯的登山路徑。
初段都是泥級為主,並不陡峭。不多時灌木漸密,路徑也越來越斜。再加上猛烈的太陽直射,實在十分辛苦,走一會兒便停一會兒歇歇。回頭向山下看則看到整個九龍半島和香港島,景觀很開揚。望見倚天崖便知道終點在望。慢慢上便到達603米的山頂。飛鵝山作為九龍區最高的山,景觀當然是180度的。向北看甚麼大帽山、馬鞍山、八仙嶺、蚺蛇尖,甚至深圳的梧桐山也看得見。當然,當天的能見度是罕有地好。
在山頂也遇到兩男兩女,相信是東路上山的。大約黃昏五點半,他們問我西線下山的路。當時我答了他。但後來再想想,他們連西線也不知道如何走,又沒有地圖,最好其實是建議他原路下山。由於時間不早,加上瀕臨中暑浪費了不少時間,原本從北線離開變成經東線梯級滾下山算。
首先在牛池灣起步,進入晨運徑。沿途都是石屎徑和樓梯級,十分易走。但需要留意路牌,跟從向扎山道的方向走(因為我就是走錯了)。沿着晨運徑走,抬頭便能望見十分巍峨的飛鵝山。(其實飛鵝山遠在對面海也能看到,但近點看就差很遠就是)晨運徑盡頭是一個涼亭,接入扎山道。從晨運徑的出口處稍為向南走(下山方向),便會見到明顯的登山路徑。
晨運徑上已看到高高的飛鵝山 |
札山道上飛鵝山的入口 |
倚天崖 |
山頂的發射站在望 |
相當開揚的九龍山脈 |
北面 (水黃牛山、馬鞍山、八仙嶺等) |
南方 (港島和九龍) |
東方 (白沙灣和西貢蚺蛇尖等) |
路線二:吊燈籠(南上東落)
距離:約7.5公里
時間:約4.75小時
難度:4.5 / 5
景觀:4.5 / 5
上次未知死,在第二個酷熱天氣警告的日子下登山。今次上的吊燈籠的難度比飛鵝山高得多,絕對不是多0.5分可以表達的。最難的路段是東線下山,絕對是一次難忘的經驗。
由烏蛟騰出發,經九担租到達俗稱上下路的分岔口。烏蛟騰至九担租一段路綠草如茵,小橋流水的,即便天氣酷熱,慢慢走也不覺辛苦。經過木樁柱,到達緊急電話附近分岔口,走往犁頭石方向的上路。初段是石級向上,到達平路後已經望到一座大大的吊燈籠。吊燈籠山頂有東南西北四條路可以選擇。搜尋過資料後發現北路需要穿過密林和廢村(蛤塘),西路要走芬箕托(另一座山)。在時間有限之下選了由南路上(最多人選擇上山的路),東路下(風景最好)。
繼續向前行,留意路的左方的危險警告牌,那裡便是南路的登山口。初段是例牌的灌木路,大約半個人至四份三個人高,但路胚清晰,不難走。沿途也可留意路上的石塊。這裡的石也是一層層像積木的,跟下苗田三椏涌那邊差不多的。越靠近山腰,山路越斜,後來需要戴上手套用手來輔助向上了,不過也還未至於要爬。身後主要是綠悠悠的山谷、八仙嶺、船灣淡水湖北的橫嶺,景色也相當好。
攻頂一段也相當陡峭,將行山仗放在一旁,兩三下手勢上完最後一段,到達山頂附近的一個小山頭。被吊燈籠廣大山體遮檔的印洲塘開似顯現,海岸線相當優美。走多一會兒便到達山頂。吊燈籠山頂絕對是360度的景觀,由右至左是三椏涌、紅石門、往灣洲、娥眉洲、吉澳、鴨洲、荔枝窩、老虎石頂、芬箕托、烏蛟騰、八仙嶺和橫嶺。可惜的是煙霞太重,風景灰矇矇的。在這裡大休一輪,不急忙下山。反正剛才又差點中暑,休息好身體才下山。
下山選擇的是東路,因為可以望著印洲塘下山。可惜的是,剛開始便找不到路了。通常小路都有絲帶引路的,但這裡整條下山路都沒有絲帶。看準地圖,拿出指南針,開始硬闖灌木叢。硬闖一段後開始發現路胚,緩緩前行。初段路不算很斜,但很快又到達無路可走的情景。因為沒有絲帶,嘗試向較少阻力的方向前行,不過越走越不對路。擋路的已經不是灌木和荊棘,而是樹了。發現被困之後,拿出指南針才發現行錯方向。慢慢硬闖密林,看好方向,好不容易才回到路徑上。自此每步都小心翼翼,在看不到路時立即拿出指南針,認準東方下山。不過還是有第二次被困,爬了落一個崖才發現沒有路。決定返回來路,先用蠻力分開密林,再爬回石崖上。自此之後已無心戀戰。幸好後來的路徑雖然跣和斜(遠比上山的北路斜),起碼沒有再迷路了。落荒而逃的下降至犁頭石,拖著疲累的身體返回烏蛟騰。
時間:約4.75小時
難度:4.5 / 5
景觀:4.5 / 5
上次未知死,在第二個酷熱天氣警告的日子下登山。今次上的吊燈籠的難度比飛鵝山高得多,絕對不是多0.5分可以表達的。最難的路段是東線下山,絕對是一次難忘的經驗。
由烏蛟騰出發,經九担租到達俗稱上下路的分岔口。烏蛟騰至九担租一段路綠草如茵,小橋流水的,即便天氣酷熱,慢慢走也不覺辛苦。經過木樁柱,到達緊急電話附近分岔口,走往犁頭石方向的上路。初段是石級向上,到達平路後已經望到一座大大的吊燈籠。吊燈籠山頂有東南西北四條路可以選擇。搜尋過資料後發現北路需要穿過密林和廢村(蛤塘),西路要走芬箕托(另一座山)。在時間有限之下選了由南路上(最多人選擇上山的路),東路下(風景最好)。
烏蛟騰村 |
林蔭小徑 |
選擇上路 |
上山初段 |
留意危險警告牌,是登山的入口 |
吊燈籠赫然在前 |
登山一段急路 |
身後的路 |
測量柱 |
吉澳 |
三椏涌和往灣洲 |
芬箕托 |
100度半景 |
360度全景 |
下山選擇的是東路,因為可以望著印洲塘下山。可惜的是,剛開始便找不到路了。通常小路都有絲帶引路的,但這裡整條下山路都沒有絲帶。看準地圖,拿出指南針,開始硬闖灌木叢。硬闖一段後開始發現路胚,緩緩前行。初段路不算很斜,但很快又到達無路可走的情景。因為沒有絲帶,嘗試向較少阻力的方向前行,不過越走越不對路。擋路的已經不是灌木和荊棘,而是樹了。發現被困之後,拿出指南針才發現行錯方向。慢慢硬闖密林,看好方向,好不容易才回到路徑上。自此每步都小心翼翼,在看不到路時立即拿出指南針,認準東方下山。不過還是有第二次被困,爬了落一個崖才發現沒有路。決定返回來路,先用蠻力分開密林,再爬回石崖上。自此之後已無心戀戰。幸好後來的路徑雖然跣和斜(遠比上山的北路斜),起碼沒有再迷路了。落荒而逃的下降至犁頭石,拖著疲累的身體返回烏蛟騰。
滾下山途中 |
雖然風光如畫,但已無心戀戰。 |
見到危險牌,成功逃脫。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