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西貢西部的一條短線。上牛耳石山一段看到西貢東部的美麗風景,包括東心淇和蚺蛇尖等;過了嶂上在畫眉山則能看到連綿不斷的群山,風景也算不錯。難度而言,這段路要上斜兩次,算是麥理浩徑較為難的一段了。
路線:北潭凹→牛耳石山→嶂上→畫眉山→雷打石→雞公山→水浪窩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含約20分鐘在嶂上許林士多攤抖)
難度:3.5/5
景觀:4/5
在西貢乘巴士到北潭凹下車。北潭凹是麥徑第二三段的交界,有一個具規模的公廁。先補給一番,現後踏上征途。在北潭路上已經感受到郊外的氣息,馬路中間有很多牛在漫步,視車如無物。到達麥徑,初段即沿梯級向上,未幾回望已十分開揚,西頁東部的山盡入眼簾。再行多一會,山勢漸平,已經可以看到最近東心淇和赤徑,而南邊的鯽魚湖那邊,甚至滘西洲都望得見。
麥徑會繞過牛耳石山和石排山的山頂。牛耳石山的山頂很容易到達,在麥徑左方有明顯小徑,沿徑行兩三分鐘便到達。在山頂向南的視野更為開闊,因為正南方沒有比牛耳石山更高的地方了,能直望滘西洲。返回主徑,嘗試沿麥徑右方小徑上岩頭山,可惜雜草太密,也有荊棘,在沒有準備和不想勾破衣服和手之下,走到半路便折返。
繼續繞行岩頭山,走一大段平路,不過路徑頗為沉悶。平路過後是下斜路,道路質素一般,慢慢下降至一個三岔口,之後折北往嶂上方向。走過一段原始森林般的路,到達嶂上。這裡有一間「許林士多」,最出名就是山水(只有山水吧)豆腐花。不過當天因為走得很熱,要了一罐可樂,並作大休。
離開嶂上繼續出發,下一站是畫眉山。經過一些小溪流後到達某一標距柱,會發現明顯登山路徑。路不斜,但照例多草,一不小心被荊棘勾破了衣服。大概十分鐘之內便登上了畫眉山頂,山頂視野開闊,向東既能遠眺自牛耳石山的來路,向北則能看到區內最高的山峰——石屋山,向西和南就望待會兒要走的雞公山和對面的馬鞍山。在這裡稍事休息,經另一條山路下山接回麥理浩徑。
一路沿麥徑下降至山坳,近看雷打石山十分陡峭。從地圖上看,登雷打石山有多條路徑可選,但沿北向南走都沒發現合理的登山入口。最後差不多過了整座山才見到它最西面,也是最明顯的登山口。算了,不想浪費時間,不登了。登山口有一堆牛在吃草。而離開這個登山口便是不斷的下山路,路面狀況也不佳。
接着,我們需要由約三百米高的雷打石山坳下降至約一百五十米,往石坑的路口,而面前就是眼看越來越高的雞公山(因為我們在下降)。稍事休息便開始登山。登雞公山也可算是個體力考驗。因為已走過不少路程,加上斜路路面不算好走,走起上來也有點吃力。緩緩地走到標高399米的山頂,站在西貢西部的高點,那裡風景開揚,視野沒有阻擋,遙望馬鞍山和企嶺下海感覺十分平靜。接着便是下山路,一開始下山坡度平緩,後來變成頗斜梯級路。幾十分鐘左右便到了水浪窩燒烤場,完成今次的行程。
北潭凹道上的牛群 |
上山中的赤徑和蚺蛇尖 |
即將到牛耳石山頂 |
牛耳石山頂向南望 |
對面的岩頭山 |
下山路段質素一般 |
很原始的感覺 |
到達嶂上 |
聞名的許林士多 |
稍作休息 |
畫眉山登山路十分明顯 |
牛耳石山方向的來路 |
遠眺石屋山。再向北應該接回蛇石坳。 |
雞公山和馬鞍山 |
雷打石下的群牛 |
過了整座山才發現登山徑 |
上雞公山頗為吃力 |
高處景觀不錯 |
有雞公圖案的雞公山頂指示牌 |
被雷劈爛的三角測量柱?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