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情人
Only Lovers Left Alive
打分:78分
這是一套充滿藝術和幽默的殭屍片。戲中的男女主角殭屍亞當夏娃Adam和Eve在世上生活了上千年,經歷大小戰爭,瘟疫和文化起伏,有着如同仙人般的不一樣生活態度。電影前半講述男女主角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就連吸血也這麼優雅,令人歎為觀止。後半講述自從女殭屍的妹妹Ava來搞局後,又引發出生活上的種種挑戰。
雖然劇情起伏不大,但是不少地方都滲出獨特的格調。亞當夏娃嘲笑世人(Zombie)的不屑目光;參與史上偉人的重大事跡;明明活了千年又想死,到最後又為活著而吸人血等劇情,都相當有趣。此外,電影的佈景,道具和音樂都配合得相當好。至於怎樣好呢,筆墨不足以影容,總之入場看看便知道了。不怕悶和喜歡cult的觀眾應該會喜歡這套戲,整套戲就是一齣藝術品。
銀河守護隊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打分:81分
Marvell這套新作與之前那堆超級英雄片(如鋼鐵奇俠、美國隊長等)不同,與大雜繪式的復仇者聯盟也不同。前者的主角角色較鮮明,側重點在英雄們怎樣發揮超能力打怪獸。這套反而令我想起星球大戰和星空奇遇記,著重故事性多一點。劇情就不詳談了。畢竟是以少年為目標,劇情不出預計之外,但是卻非常豐富。高潮一浪接一浪,毫無悶場。畫面方面,由於我是看IMAX的,戰鬥畫面十分出色,上千架戰機的排場比星戰要精彩。要彈的,都是較為兒童向,令戰鬥缺少星戰那種屏住氣息的氣氛。此外,綠魔女和男主角的性格也可再鮮明一點。整體而言是相當精彩的一部戲。
分手100次
Break Up 100
打分:63分
原本以為這是yet another胡胡鬧鬧的戲,並不在我的觀看名單之上,誰不知整套戲效果還不錯,雖然劇情不算新鮮,但在掌握力度和情感方面有水準。演員的水平是本片的一大問題,如果能換換主角,效果或會更佳。
電影前半段有點像《分手說愛你》,不過不是愛情和麵包二擇其一這麼極端。進步的是,至少兩人都有一定經濟水平,只是女的處事較為認真成熟,男的帶點玩世不恭,一副Kidult的樣子,於是乎兩人經常鬧所謂「分手」的爭執,而又往往因為男方的「道歉」而復合。雖然他們性格好像完全不合,但是女的卻暗暗喜歡男的衝動和無聊趣味,男的又欣賞女的無微不至和付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開一間Cafe為了綁著大家。到後半段,來又因為某些緣故,他們再次分手。但這次男的決定尊重女的,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做一個成熟的男人,並希望守護著這段愛情。然而,因為這次改變,他發現這段愛情已經進入了另一個階段,由以往充滿激情,變得失去了當初在一起的目的。為了避免衝突,反而使兩人產生說不出口的芥蒂。女的即使開始察覺問題所在,但心境變了已經挽不回來。正如主題曲所說,由咖啡變了紅酒。即使仍然愛著對方,但已變了另一回事。
電影前半的調子相對輕鬆,充滿笑話,即使C AllStar甚麼時候都唱a cappella實在煩厭,但大致不損電影的可觀性。對鄭伊健和周秀娜這對男女的愛情描寫得也算活潑和寫實,對白也精準的。當然,講故勿駁故,就不要問「為甚麼他們會這麼有錢 / 明明性格不合還強迫大家在一起」這些假設性問題了。背景至少起碼能做到自圓其說。中段的轉折是有一點突然的,戲中沒有描寫鄭伊健為甚麼會忽然認真,也未明白他突然覺悟的契機。後段的那種悲哀是我最欣賞的部份。即使可能有人嫌這段拖戲,又或不明白鄭伊健為甚麼會變得180度這麼徹底。但撇除這些小瑕疵,這段戲算是能準確地捕捉了愛情變質的感覺,拍得出由濃入淡,由激情變細水長流,由大吵大鬧變成欲言又止,由紅酒變咖啡的感覺。單就這種淡淡意境來說,是出色的。它也沒有韓劇般的狗血情節,例如某人生了絕症或者癱了下半身,又或者格硬將它拍成喜劇收場。如果有相當經歷的人,應該會體會當中表達的情感。
至於其他執行方面上,最最最最大問題的是兩位主角的表現。鄭伊健雖然名副其實是一名Kidult,但演起上來木口木面,層次極表面。周秀娜給我的剛陽味太重,而且演技幼嫩,對於表達當中情感的轉變,演技實在不夠用。兩人合作的火花也不夠。其他方面,加入的幾段支線劇情未能支援主線,可幸支線得真的很旁支,份量少得如伴碟,不會影響整套戲的觀感。王菀之主唱的主題曲《不再說分手》以歌論歌則不太突出,但在戲中播放時,甚能配合電影的劇情,令電影更感人。
LUCY:超能煞姬
Lucy
打分:41分
這套戲的唯一賣點是施嘉莉祖安遜。正如Trailer介紹,劇情講述施嘉莉祖安遜食完化學藥品後,能夠使用更多大腦的潛能,到後來成為了超人一般。看起來十分之面善,就如同年初的《超越潛能》一樣,根本是一雞兩味。只不過是將主角由尊尼特普變成施嘉莉祖安遜,超越潛能的方法由電腦變了吸毒。至於重要配角,同樣有摩根費曼的份兒。兩片質素之低,也在伯仲之間。《超越潛能》整體拍得較差和很悶,不過總算裝樣子觸及了一下「人類如果全知全能會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個話題。這套戲就沒有觸及道德和哲學問題,徹底地胡混,但商業娛樂味則較濃,多點飛車和爆破,組織也較緊湊。而所謂劇情則是將一大堆犯駁的的想法和橋段炒雜錦地放在一起,再加一點完全沒有組織過的理論和哲學符號。為增加藝術味,導演故意將猿人Lucy和一大堆自然紀錄片Cross Over在一起,但效果當然很差,完全感受到他是為了偷懶才這樣做的。不止是眼高手低,簡直是故意亂來。反而最後的收結,是本片少數較為可取的地方,亦與姊妹作《超越潛能》遙遙呼應。
如果這套是一套Thiller,加入Lucy的超能力又太過份;如果是科幻片,這套戲的超能力又完全沒有理論去支撐,論cult,又cult得很不勻。現在這樣三不像,不倫不類,很不討好。
都說過 ,這套片的唯一賣點是施嘉莉祖安遜。不要深究太多劇情了,緊身衫短裙和高踭鞋已經夠看了。總好過只有尊尼特普和Rebecca Hall吧。42分就是這樣給的。
P.S.:似乎很多人都很滿意這套戲,不過我真的不敢苟同。就劇情方面,Lucy既然已是超人,還要千里召召找一個說話慢半拍的摩根費曼求教,這點很搞笑。最後的一段,那段槍戰拖戲和兒戲就不要說了,還要扮緊張的分兩邊描述房內和房外的情況,這個對比又是令人失笑。Lucy這麼威猛自然有其他方法解決韓國人吧。導演將Lucy說得太勁,但其他配套(警察,教授和大學等)的想像力又跟不上,又是一套失控電影的象徵。至於所謂哲學味,我睬,說一說時間,生命的傳承就叫做談哲學?如果毫無探討,又相互矛盾的話,這些叫做故弄玄虛,如同片頭和片末的紀錄片一樣。
閨密
Girls
打分:45分
我本身對這套戲是幾有期望的,看預告片後都覺得不錯。我特別想看以女性角度描寫的姊妹情。很可惜,導演在探討所謂閨密方面嚴重缺乏,它只是以過量的笑話包裝的喜劇。而且還是以男性角度去描寫故事,閨密間的事件都是圍繞情傷。笑話量過多,劇情比重失衡、以及明顯堆砌割裂的劇情,都是這套電影的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低品味。不過演員和佈景安排得不錯,個別場景也算溫情和有張力。詳見另文。想看靚女的可以去看,薛凱琪太漂亮了!衝著薛凱琪去看就可以了。
颶風中心
Into the Storm
打分:67分
這套戲做了它的本份。除了一開始入局較為慢外,由出現第一個龍捲風開始, 到尾場都基本上做到不錯的氣氛。這類拍攝大自然題材的,基本上也遵從着那基本的套路,有點親子情,有些人大無畏,有些人犧牲,然後體會大自然的力量,和珍惜親友之情等。這套戲也是一樣,不過無謂劇情比例少,不會影響觀眾專程來看龍捲風的感覺。龍捲風很難拍,因為來去匆匆。這套戲在同一天內出現多個龍捲風,有些捲了火,有些則很大很強,盡量滿足觀眾。場面方面,礙於龍捲風的本質,以及事發地點是在小鎮,畫面其實不是特別可觀。不過描寫威猛的風力時,加上全景聲效,拍出來的實感很強。整體來說,雖然沒有甚麼特別的地方,但還是值得入場看看那真實的龍捲風場面。
怪談少女
Mourning Grave
打分:57分
這套如果以鬼片的角度去看,便會覺得不夠驚嚇。不過,它也沒有刻意去營造恐怖氣氛,反而有些鬼出現得還有點可愛。故事也未算突出,屬於典型的校園故事格局。不過,整體拍出來又帶點溫情,又帶點反思,四平百穩,看起來又覺得還可以,是一套有鬼的溫情片。
罪惡城2:蛇蠍情人
Sin City: A Dame to Kill For
打分:70分
我對第一集的劇情已經毫無印象了,只是記得當年不算很懂欣賞這類電影。現在對於這種強烈風格電影已經很接受了。整體上,第二集在風格上都繼承自第一集,不過也就未見有其它特別突出之處。其次是在處理不同短篇上的失衡和編排錯誤,令電影顯得頗為割裂。JGL這條綫作為排第二出場的短篇,最後也是在尾二出現,與整套電影格格不入。謝茜嘉艾芭那條線也沒有足夠的劇情支撐,而且不夠玩味。撇除視覺效果,劇情完全不到罪惡城的級數,只是一般的膽小復仇故事,相較下實在失色。(當然也因為謝茜嘉艾芭沒有以前那麼靚了。)亮點是Eva Green。Eva Green在年初的戰狼300第二集,飾演小國女皇已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這套戲裡她更是演活了魔鬼女皇的化身,將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導演也最用心機拍這條主綫,一氣呵城而且充滿玩味。
情迷出租男
Fading Gigolo
打分:59分
看見戲名有情迷兩個字,也聯想得到這是活地阿倫的電影。雖然電影的編和導都不是活地阿倫,但整套電影的確很活地阿倫。其實劇情也頗為無厘頭,講述兼任編導演的尊托圖路和活地亞倫組成男妓和扯皮條的搭檔。沒有太過活色生香的晝面,尊托圖路飾演的Fioravante也不是肌肉型男,但憑著他對住不同女人都能滿足她們的要求,明白她們的心理,保持著那種獨特的格調,令女主顧們愛不擇手。電影詳細描寫的有三個女人,但即使是沙朗史東和Sofía Vergara飾演那一對其實也沒有深入探討。講得較多的是猶太寡婦Avigal那一對。Fioravante明白女性的深處,知道怎樣疏導她們的情緒。
活地阿倫有喜劇感的對白繼續為電影潤色不少。不少場面都拍得很有美感,然而掩飾不到電影的空洞,最重要的滿足女人心的部份,以及Fioravante愛上Avigal的過程,其實拍不到出來。即使是Avigal那一段都是輕輕帶過,需要靠宗教法庭的一段來充撐。不過導演以合適的節奏和美感,以及演員的喜劇感演出,成功蓋過中間的空白。整體來說是值得去看的電影。
等一個人咖啡
打分:48分
一開始我對這套戲的期望是頗高的,因為口碑場的口碑不錯。不過,實情就是今個月另一套《閨密》,有概念,畫面華麗,但充斥大量低級笑話和堆砌劇情,沒有電影的靈魂。
低級笑話也可以很好笑,但時機要掌握得好,自然而來的,量不要太過,也要去得盡一點。令本人大跌眼鏡的是本電影充斥不合比例地多的無聊笑話。說實話,本人的笑點其實很低,但真的笑不出來,甚至令人有點反感。屎尿屁都可以講足大半套戲,搞笑造型甚至比一般台灣偶像劇還要浮誇。鐵頭功笑話可以循環再用一百萬次,學思螢說,真的很「無品」,不過是「無品味」。笑聲明顯是由演員擠出來的,太over了吧。以笑話計,同樣天方夜譚,可以看今年的《廣告祭!唔制!》。
有很多支綫劇情都是為堆砌笑話而出現的,不贅。其實這套戲的角色已經不多,但仍出現如此程度的割裂,實在令人意外。「每一個人,都在等一個人」這主題,雖然在片末多次出現,但在電影的頭四份之三,都沒有明顯觸及。我們只看到傻頭傻氣的阿拓和思螢一起打醬油的劇情充斥了大半套戲,但等過甚麼呢?阿拓連最白的一句「我會等你喜歡我的!」都沒有,見倒還是香腸就搭飛機去非洲了,連表情都沒變過。這條感情線處理得相當之平庸。看到中間開始悶出鳥來。而較為有戲味,咖啡店老闆和老闆娘的故事,以及咖啡店如何成為思螢和阿拓的引綫,都沒有提及。甚麼都沒有。阿不思除了型,也起不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沒有解釋她和咖啡店其他人的關係。她,在等哪一個呢?以「等一個人咖啡」為題,不論「等一個人」和「咖啡」都是配角。戲名或應改為「頂十個肺鐵頭」或「變一隻碗豆花」。
到了最後的扭橋。其實有點像經典《鬼眼》的舖排,又是片頭有一段意外,而片尾真相大白。然而,高低之分很明顯。《鬼眼》所有東西都有舖排,鬼是主角。而這套呢?我還以為飾演老闆的只有三天檔期去拍的。這很明顯是為了逃避破碇而避拍。而偏偏這位老闆就是「等一個人」主題的靈魂人物。很何惜,捉倒鹿脫不到角。甚至連主角的樣子也換掉,分明就是低級誤導觀眾的手段。(我有想過可否將他換成跟周慧敏同齡,但這樣的話思螢也就不會愛上那老闆吧。)正因為這類低級手法,即使謎底揭穿時,也未能引起「哦!」的震憾,只能有草草收場的感覺。(要不然,為甚麼老闆不一開始就找思螢?)當然,自從片初撞巴士那刻,某些觀眾其實已經有此心理準備。
然而,這套戲仍有入場價值。個別(尤其是最後五份一)的感人場面其實拍得不錯的,玩的元素也多,有的胡鬧元素其實是OK的,演員的表現也叫合格(如果不計算刻意誇張的笑面)。整體來說,很難說它是一套爛片,但因為有眾多的減分位以及悶場,嚴重影響觀感,令我未能喜歡它。或者女仔會喜歡戲內義無反顧愛女角們的男角吧。
舞自由
打分:70分
《舞自由》的劇情發展與預計是有很大分別的。
首先,電影發生在伊朗,場景也在伊朗取景,但沒有預計中的波斯語,反而全人類都是說英文的。事實上,這套是英國電影,而電影的風格也不是伊朗風格。第二,本以為這是一套舞蹈電影,不過舞蹈場面只有幾段。雖然其中兩段很精彩,不過電影的走向是傳記式電影多於舞蹈電影。第三,電影朝冷調方面發展,雖然主旋律是追尋夢想,但無論表現上和結局都是悲情的。
電影包含豐富元素。主角Afshin自小喜歡跳舞,奈何在政教合一的政權底下,跳舞犯法,他要偷偷摸摸地學。伊朗大選,政府大肆打擊反對艾哈邁迪內賈德的遊行,更派出宗教警察打壓人民。女主角Elaheh雖有一身舞技,但受毒品困擾。雖然怕犯法,但舞社社員還是冒死組織了一場公演。宗教警察的弟弟為保護舞社社員,不惜背叛哥哥而被毒打。到最後,Afshin到了巴黎,終於按奈不住,向巴黎人民以一場精彩的舞蹈講述自已國家的身世。我們都體會到在這種國家,要尋找自由,是多麼的不容易。
其中兩場舞蹈:一場在沙漠中的公演,和最後在巴黎的獨腳戲,都拍得相當精彩。當中尤以最後尾的一場,起了畫龍點睛之效。此外,幾場拍攝遊行的片段,都令人印象深刻。
來到要彈的部份。首先很明顯,導演的功力有點力不從心。他完全不能融合電影中的不同元素。跳舞,大選,毒品,暴力,尋夢還是妥協等等的元素,表達出來是東一截西一截。這雖然不影響理解劇情,但觀感則很受影響。另外,風格的取態也很詭異的。開首說過了,這是一套西方電影,事件傾向劇情化和二分法,就像看電視劇一樣。無論角色描寫,以及氣氛營造,都相當平面,看完這套戲不會特別感動。另外,導演究竟是想拍一套勵志片還是悲情片,我估他也拿不定主意。當中或許受到「真實事件改編」的限制。總之拍出來的,是不斷反覆的氣氛。另一點很詭異就是,特別是拍某幾段舞蹈時,配樂和鏡頭很怪,製造了十分陰沉的氣氛,但又與劇情發展不脗合,就如戲入面全部演員都說英語一樣,十分Creepy。
導演質素一般,實在浪費了這個好題材,未能將電影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近月同一題材的《逆權大狀》就比它好。
P.S. 下次有人問:「原來伊朗跳舞都犯法?」,你可以答:「但係伊朗式普選比香港的先進!」
等一個人咖啡
Café.Waiting.Love
打分:48分
低級笑話也可以很好笑,但時機要掌握得好,自然而來的,量不要太過,也要去得盡一點。令本人大跌眼鏡的是本電影充斥不合比例地多的無聊笑話。說實話,本人的笑點其實很低,但真的笑不出來,甚至令人有點反感。屎尿屁都可以講足大半套戲,搞笑造型甚至比一般台灣偶像劇還要浮誇。鐵頭功笑話可以循環再用一百萬次,學思螢說,真的很「無品」,不過是「無品味」。笑聲明顯是由演員擠出來的,太over了吧。以笑話計,同樣天方夜譚,可以看今年的《廣告祭!唔制!》。
有很多支綫劇情都是為堆砌笑話而出現的,不贅。其實這套戲的角色已經不多,但仍出現如此程度的割裂,實在令人意外。「每一個人,都在等一個人」這主題,雖然在片末多次出現,但在電影的頭四份之三,都沒有明顯觸及。我們只看到傻頭傻氣的阿拓和思螢一起打醬油的劇情充斥了大半套戲,但等過甚麼呢?阿拓連最白的一句「我會等你喜歡我的!」都沒有,見倒還是香腸就搭飛機去非洲了,連表情都沒變過。這條感情線處理得相當之平庸。看到中間開始悶出鳥來。而較為有戲味,咖啡店老闆和老闆娘的故事,以及咖啡店如何成為思螢和阿拓的引綫,都沒有提及。甚麼都沒有。阿不思除了型,也起不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沒有解釋她和咖啡店其他人的關係。她,在等哪一個呢?以「等一個人咖啡」為題,不論「等一個人」和「咖啡」都是配角。戲名或應改為「頂十個肺鐵頭」或「變一隻碗豆花」。
到了最後的扭橋。其實有點像經典《鬼眼》的舖排,又是片頭有一段意外,而片尾真相大白。然而,高低之分很明顯。《鬼眼》所有東西都有舖排,鬼是主角。而這套呢?我還以為飾演老闆的只有三天檔期去拍的。這很明顯是為了逃避破碇而避拍。而偏偏這位老闆就是「等一個人」主題的靈魂人物。很何惜,捉倒鹿脫不到角。甚至連主角的樣子也換掉,分明就是低級誤導觀眾的手段。(我有想過可否將他換成跟周慧敏同齡,但這樣的話思螢也就不會愛上那老闆吧。)正因為這類低級手法,即使謎底揭穿時,也未能引起「哦!」的震憾,只能有草草收場的感覺。(要不然,為甚麼老闆不一開始就找思螢?)當然,自從片初撞巴士那刻,某些觀眾其實已經有此心理準備。
然而,這套戲仍有入場價值。個別(尤其是最後五份一)的感人場面其實拍得不錯的,玩的元素也多,有的胡鬧元素其實是OK的,演員的表現也叫合格(如果不計算刻意誇張的笑面)。整體來說,很難說它是一套爛片,但因為有眾多的減分位以及悶場,嚴重影響觀感,令我未能喜歡它。或者女仔會喜歡戲內義無反顧愛女角們的男角吧。
舞自由
Desert Dancer
打分:70分
《舞自由》的劇情發展與預計是有很大分別的。
首先,電影發生在伊朗,場景也在伊朗取景,但沒有預計中的波斯語,反而全人類都是說英文的。事實上,這套是英國電影,而電影的風格也不是伊朗風格。第二,本以為這是一套舞蹈電影,不過舞蹈場面只有幾段。雖然其中兩段很精彩,不過電影的走向是傳記式電影多於舞蹈電影。第三,電影朝冷調方面發展,雖然主旋律是追尋夢想,但無論表現上和結局都是悲情的。
電影包含豐富元素。主角Afshin自小喜歡跳舞,奈何在政教合一的政權底下,跳舞犯法,他要偷偷摸摸地學。伊朗大選,政府大肆打擊反對艾哈邁迪內賈德的遊行,更派出宗教警察打壓人民。女主角Elaheh雖有一身舞技,但受毒品困擾。雖然怕犯法,但舞社社員還是冒死組織了一場公演。宗教警察的弟弟為保護舞社社員,不惜背叛哥哥而被毒打。到最後,Afshin到了巴黎,終於按奈不住,向巴黎人民以一場精彩的舞蹈講述自已國家的身世。我們都體會到在這種國家,要尋找自由,是多麼的不容易。
其中兩場舞蹈:一場在沙漠中的公演,和最後在巴黎的獨腳戲,都拍得相當精彩。當中尤以最後尾的一場,起了畫龍點睛之效。此外,幾場拍攝遊行的片段,都令人印象深刻。
來到要彈的部份。首先很明顯,導演的功力有點力不從心。他完全不能融合電影中的不同元素。跳舞,大選,毒品,暴力,尋夢還是妥協等等的元素,表達出來是東一截西一截。這雖然不影響理解劇情,但觀感則很受影響。另外,風格的取態也很詭異的。開首說過了,這是一套西方電影,事件傾向劇情化和二分法,就像看電視劇一樣。無論角色描寫,以及氣氛營造,都相當平面,看完這套戲不會特別感動。另外,導演究竟是想拍一套勵志片還是悲情片,我估他也拿不定主意。當中或許受到「真實事件改編」的限制。總之拍出來的,是不斷反覆的氣氛。另一點很詭異就是,特別是拍某幾段舞蹈時,配樂和鏡頭很怪,製造了十分陰沉的氣氛,但又與劇情發展不脗合,就如戲入面全部演員都說英語一樣,十分Creepy。
導演質素一般,實在浪費了這個好題材,未能將電影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近月同一題材的《逆權大狀》就比它好。
P.S. 下次有人問:「原來伊朗跳舞都犯法?」,你可以答:「但係伊朗式普選比香港的先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